【香港】不願生育 香港養大一名小朋友要600萬元

202503

香港政府出招救生育率,惟香港婦聯調查發現有71.9%的受訪者不願生育小孩,1929歲的群體依然屬最不願意生育的組別。影響生育率的因素還包括婚育年齡延後、經濟問題、住房擠壓以及職場環境這些因素。對於本港生育率,婦聯建議政府應積極鼓勵生育,並提供包括經濟、彈性工時、幼兒照顧及生殖醫學等方面的支持。

 

香港婦聯副主席歐陽寶珍表示,是次「港人生育意願2025」共調查了1,32050歲以下人士以及96050歲以上人士,調查發現有71.9%的受訪者不願生育小孩。願意生育的受訪者則佔28.1%,相較去年上升2.1%。在願意生育年齡方面亦進一步延遲,最願意生育的年齡組別為3039歲,達32.8%,而最不願意生育的組別則佔比持續下滑,為23.3%。歐陽寶珍指,從數據可見,「晚育」已成大趨勢。

 

對於年輕人不願生育、晚育的情況,香港婦聯副秘書長林慧明表示,去年8月政府曾公布初婚年齡中位數,男性為32.5歲,女性為30.9歲,達近年新高。而且隨着物價連年攀升育兒成本亦高企,養育一名兒童至18歲的成本需逾600萬港元。同時香港現時住房擠壓也是導致不願生育的原因之一,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僅約為172平方呎。另外,職場環境中亦缺乏彈性工作時間與育兒假,有90%受訪者認為彈性上班和加班託兒或課後暫託服務有助釋放婦女勞動力。

 

香港婦聯副主席羅婉珮則指。現時人們的育兒經濟壓力大增,育兒成本增速超過薪資漲幅,對於年輕夫婦育兒無疑會令自身經濟雪上加霜。羅續指,不僅如此,在生育思想方面,大部分人認為生育孩子會大量消耗時間及精力,束縛自己的自由,在工作繁忙的香港社會不少人會因超長工作或沒有被保障的員工效益而放棄或延遲生育。

 

對於提升本港生育率,歐陽寶珍建議當局,要積極宣揚生育兒女的正面資訊,還要在社會各方面提升嬰兒友善環境,鼓勵年輕夫婦生育意願。同時,政府亦應帶頭落實家庭友善政策,為提供彈性工作時間、在家工作以及僱主託兒服務等公司提供稅務減免。還可考慮參考其他國家,增設子女成長基金,上限為20萬港元,用於子女成長、學習及照顧等方面,減輕年輕夫婦照顧嬰幼兒的經濟壓力。歐陽續指,政府還應向公務員看齊,增設3日育兒假,以及增加生殖醫學的資助或支援,協助生育有困難的夫婦,鼓勵生育。

資料來源: on.cc

Klook.com